參展聯系:021-3114 8748
參觀聯系:138 1785 1721
媒體聯系:138 1785 1721
QQ:3326911596
郵箱:busexpo@sgexpo.cn
你要問我十五年代表著什么,我會告訴你它代表著一個人的青春。
在萬眾矚目下,為期十五年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終于發布。這份規劃雖然只有區區13頁,但分量極重。從頂層設計確定了氫能在未來國家能源體系中的重要位置。規劃中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目標,把未來要做的事用最濃縮的語言交待得明明白白。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部分內容
誠然無風不起浪,政策敢這么推,必然是產業界的玩家們經過了這么多年的嘗試,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成果。政策和產業的進步是相輔相成的。受政策發布的影響,氫能源板塊收漲3.73%。氫能源賽道的兄弟們如雪人股份(002639)、京城股份(600860)、華電重工(601226)、致遠新能(300985)等10余只股票都迎來了漲停。
漲停歸漲停,畢竟是事件驅動,但是從基本面分析,筆者要稍微潑點冷水。漲停的這些玩家中,不少其實在氫能產業鏈中的定位并不是很清晰,而且有些也不是主要靠氫能產品盈利。比如雪人和京城雖然處在氫氣上游的儲運環節,但是兩家公司去年都沒實現盈利。致遠新能也公開辟謠,說自己沒有氫能產品,只有一定的技術儲備,絕對不打“擦邊球”。
氫能源板塊指數上漲(雪球)
不過,但愿這份沉甸甸的規劃帶來的不只是一天的上漲行情。
星空財富團隊過往也多次介紹氫能賽道,今天就結合筆者長期的觀察,分析一下這條賽道中蘊藏的投資機會。
5萬億的一張大餅砸下來
為了給你一個宏觀的概念,我們拆開氫能的產業鏈,氫能制取、氫能儲運、氫能應用三個環節相互配合。因為足夠長的產業鏈讓氫能產業這張“大餅”分量十足。
氫能產業鏈
氫能的真正步入快車道,其實是從“十三五”(2016-2020年)開始的。廟堂的一系列文件中頻繁出現“氫能”二字,各地也根據自身優勢,頻繁發布地方的氫能藍圖。終于在經歷了“七年之癢”后,氫能被最高層認定為重要能源類型之一。
在這么長的產業鏈中,蘊藏著上萬億的機會(2026-2035年的年產值將達到5萬億元)。從需求端看,2030年我國的需求量將達到3500萬噸,2050年則突破6000萬噸。其中,交通、儲能、發電、工業四大應用領域齊發力,給氫氣的充分消納創造空間。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部分內容
最先咬下哪兩塊肉?
氫能這場盛宴雖大,但是要先咬下哪兩塊肉筆者認為值得持續關注,電解槽和碳纖維儲氫罐應該是最肥美的兩部分。
制氫方面,國家的規劃中鼓勵要因地制宜地選擇制氫技術路線。
什么意思?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目前全國大約有80%的氫氣來源于煤制氫或者焦爐煤氣副產氫(也就是我們通俗說的灰氫)。根據氫能聯盟給出的預測來看,短期化石能源制氫的格局不會被打破。但三十年后,聯盟預測70%的氫氣由可再生能源制取(就是綠氫)。規劃中提出,要在風光水電資源豐富地區,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
制氫的工藝路線對比(《中國氫能技術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
未來的西北和東北地區,有望成為綠氫玩家們的“試驗田”。
再深挖一步,既然可再生能源制氫是終極大殺器,有哪些玩家已經開始悄悄布局?筆者觀察到電解水制氫的電解槽是個不錯子賽道。什么邏輯呢?
1. 受益于氫能這兩年的發展,電解槽的裝機規模近三年以超過22%的速度增長。預計今年電解槽設備銷量或突破 1GW,對應市場規模在30-50億元;
2. 堿性電解槽作為主流的技術選擇(比例超過60%),短期內因其成本優勢,筆者認為難以被替代;
3. 國內的玩家們已經基本實現了國產替代,商業化程度高,具備了大規模推廣的技術基礎。玩家中不乏像隆基股份(601012)這樣的“跨界歌王”,已經建立了制氫設備基地。
堿性電解槽產業化進程
而在氫氣的儲存環節,一般有三種儲存方式,氣態、液態和固態。高壓氣氫儲運仍然是最主要的氫儲運方式,尤其適用于當下國內短距離運輸氫氣的場景。
規劃中提到,要提高高壓氣態儲運效率,加快降低儲運成本。短短兩句話,蘊藏著豐富的信息,一是要提效,二是要降本。
在這種背景下,儲氫瓶就顯得尤為重要。據機構預測,未來十年的高壓儲氫瓶的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60%。但不得不承認,我們在高壓儲氫瓶方面與國際領先技術仍有一定差距,差距體現在哪里呢?主要在于對于IV型儲氫瓶的應用(我國主要應用III型儲氫瓶,落后一代),國內的玩家們正在努力突破技術的“卡脖子”問題。
如果把儲氫瓶的成本進一步拆分,你就會發現碳纖維占據了大頭,它也是儲氫瓶能朝著高壓和輕量化發展的關鍵材料。雖然碳纖維玩家們的主戰場更多地在風電葉片和航空航天領域,但是這兩個領域對碳纖維質量要求的提升,也會反哺碳纖維在儲氫瓶上的應用。目前來看,咱們儲氫瓶用碳纖維主要供應商為中復神鷹(688295)。
儲氫罐成本拆分(DOE)
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碳纖維作為關鍵的高端材料,由于供不應求的行業格局,成本下降也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未來碳纖維成本的控制情況也將左右儲氫瓶玩家們的盈利水平和長遠發展。
千呼萬喚始出來,氫能產業在經歷了“十三五”期間的不斷試錯后,終于在頂層設計上一見“氫”心,敲定了未來的十五年發展。作為高熱值、零污染、可存儲的清潔能源,氫能被視為人類終極能源。
在這萬億級的藍海市場里,當然不能錯過機會。據筆者分析,電解槽和碳纖維儲氫罐這兩條子賽道,蘊藏的寶藏或許更加值得挖掘。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