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织造产业的强大,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从上游的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原材料生产,到中游的纺粘、水刺、熔喷等工艺制造,再到下游的卫生用品、医疗用品、汽车内饰等应用领域,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非织造布产业链。这种“一站式”生产模式,不仅降低了成本,更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让中国非织造布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
过去,非织造布技术主要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但如今,中国已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例如,静电纺丝技术实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过滤、防水透气膜领域应用成熟;闪蒸法非织造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应用于工业防护、医用包装等领域;熔喷木浆非织造布技术解决生物降解需求,拓展擦拭、卫生用品市场……这些技术突破,让中国非织造布从“跟跑”转向“并跑”。
在环保领域,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室内空气过滤(如空调滤网、车载空气净化器)、液体过滤(如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非织造布凭借其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优势,成为理想过滤材料。随着全球对环保的重视,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在静电纺丝非织造布方面,中国对静电纺丝非织造布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经实现了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静电纺丝设备,建成多条中试生产线,在过滤、防水透气膜方面有成熟应用,未来将拓展在医疗、能源方面的应用。
闪蒸法非织造布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能,是中国一直在重点研究的技术。2020 年左右,中国突破了闪蒸法非织造布技术并开始规模化生产,并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完善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目前,中国的闪蒸法非织造布已经在工业防护、医用防护、医用包装、印刷等领域得到应用。
未来,非织造行业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坚持科技创新,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坚持绿色转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倡理性竞争,构建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